【主题教育进行时】行政后勤四支部:激发爱岗敬业,加强责任担当——组织观看《中国机长》
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,行政后勤四支部紧跟学校和医院党委部署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开展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,组织支部党员观看爱国影片《中国机长》也是系列活动之一。
《中国机长》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。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,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、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,在这生死关头,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极端的冷静,用自己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,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,机组人员临危不乱、正确处置,在民航各保障单位严密配合下,共同守护了119条生命,书写了世界民航史上的骄傲和奇迹。
电影拍得很精彩,将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用镜头的方式呈现给观众,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。整部影片带给我们太多震撼,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惊险场面与沉着应对,面临死亡时显露的人性。正如电影里张涵予饰演的刘机长说的那句话:敬畏生命、敬畏职责、敬畏规章。这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,作为医护人员,从这部电影里学到什么呢?
一、专业形象。航空是一个服务行业,注重自身形象是必然的。看国庆阅兵,军人得体的服装,英姿飒爽的气质也说明了形象的重要。形象就是生产力,杨澜曾说过“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形象观察你美好的内心”。医护人员也是要讲究职业形象的,永远保持白大衣的干净、整洁、笔挺,梳好头发,剪好指甲,淡淡的妆容,亲切的笑容,让身上的白大衣永远散发着洁白和神圣。
二、检查程序。影片在开篇展示了飞机起飞前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问答。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也是每天都要检查急救设备、急救仪器、急救药物,确保应急设备时刻处于备用状态。不能因为每天都检查就可以马虎对待,不能因为设备仪器没有问题就可以松懈疏忽。因为“当你认为没有错时,错就一定会来找你” 。我们一开始就要养成敬畏规章、慎之又慎的习惯,这样才能减少犯错的机率,确保在抢救的时候能准确安全地用上急救仪器和急救药物。
三、专业素养。电影中飞机强烈颠簸,客舱的氧气面罩全部自动脱落。飞机急速下降,许多物品被吹落到乘客舱的地面。空姐和手推车还飞到半空中,然后又跌落下来。这时候,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,迅速恢复镇定立即开始广播,以极其冷静镇定的语气告诉大家用力向下拉面罩,把面罩罩在口鼻处,系好安全带,听从空乘的指挥。当几名慌乱暴躁的乘客意欲冲进驾驶舱质问机长时,乘务长大气镇定稳住惊慌的乘客。还有刘机长面对副驾驶半身在机外、飞机释压的情况下,也能保持头脑清醒、临危不乱、冷静处理,最终将飞机安全着陆、护客安全。他们表现了民航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。我们作为医护人员,更需要专业素养。医护人员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守护者,救死扶伤是天职。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,需要体谅患者的同理心和耐心,更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。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最优秀、最强大的兵,爱岗敬业,担起责任,自信的说:我可以守护好人民的健康,我可以为医院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。作为医院行政人员,每制定一个流程或制度,都应与临床实际情况相契合,都应让职工和患者感到舒心顺意,这样才能真正有效落实执行。
四、学会感恩。最后在安全出仓的时候,每一位乘客都发自内心地对机组人员说了谢谢;机长出仓后,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大家都为他鞠了一躬。当他们经历了生死一劫,才知道当初的不冷静和无理取闹,在生命面前是多么的渺小。只有学会感恩,才会让自我谦虚,才会低下骄傲的头,才会静下心来心无旁骛、全力以赴去工作。
观看《中国机长》,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人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的初心和使命,激发起支部党员爱岗敬业的热情,激励大家加强肩上的责任担当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。(行政后勤四支部)